A (Address) 記錄 是用來指定主機名(或域名)對應的IP地址記錄。用戶可以將該域名下的網站服務器指向到自己的web server上。同時也可以設置您域名的二級域名。 別名記錄(CNAME) 也被稱為規范名字。這種記錄允許您將多個名字映射到同一臺計算機。 通常用于同時提供WWW和MAIL服務的計算機。例如,有一臺計算機名為“host.mydomain.com”(A記錄)。 它同時提供WWW和MAIL服務,為了便于用戶訪問服務?梢詾樵撚嬎銠C設置兩個別名(CNAME):WWW和MAIL。 這兩個別名的全稱就是“www.mydomain.com”和“mail.mydomain.com”。實際上他們都指向“host.mydomain.com”。 同樣的方法可以用于當您擁有多個域名需要指向同一服務器IP,此時您就可以將一個域名做A記錄指向服務器IP然后將其他的域名做別名到之前做A記錄的域名上,那么當您的服務器IP地址變更時您就可以不必麻煩的一個一個域名更改指向了 只需要更改做A記錄的那個域名其他做別名的那些域名的指向也將自動更改到新的IP地址上了。MX(Mail Exchanger)記錄 是郵件交換記錄,它指向一個郵件服務器,用于電子郵件系統發郵件時根據 收信人的地址后綴來定位郵件服務器。例如,當Internet上的某用戶要發一封信給 user@mydomain.com 時,該用戶的郵件系統通過DNS查找mydomain.com這個域名的MX記錄,如果MX記錄存在, 用戶計算機就將郵件發送到MX記錄所指定的郵件服務器上。 檢查MX記錄是否存在的方法 如果所要查的某域名的MX記錄不存在,則出現與以下類似的提示: 簡單技巧:同時也可使用 nslookup -qt=mx zzy.cn 這樣的命令來查詢zzy.cn的MX記錄。 NS(Name Server)記錄 是域名服務器記錄,用來指定該域名由哪個DNS服務器來進行解析。
域名服務是一個Internet和TCP/IP的服務,用于映射網絡地址號碼。即尋找Internet域名并將它轉化為IP地址的系統。域名是有意義的,容易記憶的Internet 地址。域名和IP地址是分布式存放的。DNS請求首先到達地理上比較近的DNS服務器,如果尋找不到此域名,主機會將請求向遠方的DNS服務器發送。 虛擬主機(Virtual Host/ Virtual Server)虛擬主機技術是互聯網服務器采用的節省服務器硬體成本的技術,虛擬主機技術主要應用于HTTP服務,將一臺服務器的某項或者全部服務內容邏輯劃分為多個服務單位,對外表現為多個服務器,從而充分利用服務器硬體資源。如果劃分是系統級別的,則稱為虛擬服務器。 所謂“泛域名解析”是指:利用通配符 * (星號)來做次級域名以實現所有的次級域名均指向同一IP地址。 例如您的域名是abc.cn:做一個*.abc.cn的次級域名A記錄指向222.222.222.222,那么生效后當訪問者無論是輸入“123.abc.cn”還是“123.123.abc.cn”甚至可以是“!@#.$%$.6543.ww.a.abc.cn”這樣的 任意字符 均可以指向到222.222.222.222這個IP地址。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傳輸協議的簡稱。 FTP的作用 正如其名所示: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用戶連接上一個遠程計算機(這些計算機上運行著FTP服務器程序)察看遠程計算機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從遠程計算機上拷到本地計算機,或把本地計算機的文件送到遠程計算機去。 FTP工作原理 拿下傳文件為例,當你啟動FTP從遠程計算機拷貝文件時,你事實上啟動了兩個程序:一個本地機上的FTP客戶程序:它向FTP服務器提出拷貝文件的請求。另一個是啟動在遠程計算機的上的FTP服務器程序,它響應你的請求把你指定的文件傳送到你的計算機中。FTP采用“客戶機/服務器”方式,用戶端要在自己的本地計算機上安裝FTP客戶程序。FTP客戶程序有字符界面和圖形界面兩種。字符界面的FTP的命令復雜、繁多。圖形界面的FTP客戶程序,操作上要簡潔方便的多。 簡單地說,支持FTP協議的服務器就是FTP服務器。 下面介紹一下什么是FTP協議(文件傳輸協議) 一般來說,用戶聯網的首要目的就是實現信息共享,文件傳輸是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之一。Internet上早期實現傳輸文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知道 Internet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機環境,有PC,有工作站,有MAC,有大型機,據統計連接在Internet上的計算機已有上千萬臺,而這些計算機可能運行不同的操作系統,有運行Unix的服務器,也有運行Dos、Windows的PC機和運行MacOS的蘋果機等等,而各種操作系統之間的文件交流問題,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文件傳輸協議,這就是所謂的FTP;诓煌牟僮飨到y有不同的FTP應用程序,而所有這些應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種協議,這樣用戶就可以把自己的文件傳送給別人,或者從其它的用戶環境中獲得文件。 與大多數Internet服務一樣,FTP也是一個客戶機/服務器系統。用戶通過一個支持FTP協議的客戶機程序,連接到在遠程主機上的FTP服務器程序。用戶通過客戶機程序向服務器程序發出命令,服務器程序執行用戶所發出的命令,并將執行的結果返回到客戶機。比如說,用戶發出一條命令,要求服務器向用戶傳送某一個文件的一份拷貝,服務器會響應這條命令,將指定文件送至用戶的機器上?蛻魴C程序代表用戶接收到這個文件,將其存放在用戶目錄中。 在FTP的使用當中,用戶經常遇到兩個概念:"下載"(Download)和"上載"(Upload)。"下載"文件就是從遠程主機拷貝文件至自己的計算機上;"上載"文件就是將文件從自己的計算機中拷貝至遠程主機上。用Internet語言來說,用戶可通過客戶機程序向(從)遠程主機上載(下載)文件。 使用FTP時必須首先登錄,在遠程主機上獲得相應的權限以后,方可上載或下載文件。也就是說,要想同哪一臺計算機傳送文件,就必須具有哪一臺計算機的適當授權。換言之,除非有用戶ID和口令,否則便無法傳送文件。這種情況違背了Internet的開放性,Internet上的FTP主機何止千萬,不可能要求每個用戶在每一臺主機上都擁有帳號。匿名FTP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產生的。 匿名FTP是這樣一種機制,用戶可通過它連接到遠程主機上,并從其下載文件,而無需成為其注冊用戶。系統管理員建立了一個特殊的用戶ID,名為anonymous, Internet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使用該用戶ID。 通過FTP程序連接匿名FTP主機的方式同連接普通FTP主機的方式差不多,只是在要求提供用戶標識ID時必須輸入anonymous,該用戶ID的口令可以是任意的字符串。習慣上,用自己的E-mail地址作為口令,使系統維護程序能夠記錄下來誰在存取這些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匿名FTP不適用于所有Internet主機,它只適用于那些提供了這項服務的主機。 當遠程主機提供匿名FTP服務時,會指定某些目錄向公眾開放,允許匿名存取。系統中的其余目錄則處于隱匿狀態。作為一種安全措施,大多數匿名FTP主機都允許用戶從其下載文件,而不允許用戶向其上載文件,也就是說,用戶可將匿名FTP主機上的所有文件全部拷貝到自己的機器上,但不能將自己機器上的任何一個文件拷貝至匿名FTP主機上。即使有些匿名FTP主機確實允許用戶上載文件,用戶也只能將文件上載至某一指定上載目錄中。隨后,系統管理員會去檢查這些文件,他會將這些文件移至另一個公共下載目錄中,供其他用戶下載,利用這種方式,遠程主機的用戶得到了保護,避免了有人上載有問題的文件,如帶病毒的文件。 作為一個Internet用戶,可通過FTP在任何兩臺Internet主機之間拷貝文件。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人只有一個Internet帳戶,FTP主要用于下載公共文件,例如共享軟件、各公司技術支持文件等。 Internet上有成千上萬臺匿名FTP主機,這些主機上存放著數不清的文件,供用戶免費拷貝。實際上,幾乎所有類型的信息,所有類型的計算機程序都可以在Internet上找到。這是Internet吸引我們的重要原因之一。 匿名FTP使用戶有機會存取到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庫,這個信息庫是日積月累起來的,并且還在不斷增長,永不關閉,涉及到幾乎所有主題。而且,這一切是免費的。 匿名FTP是Internet網上發布軟件的常用方法。Internet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是因為人們使用通過標準協議提供標準服務的程序。像這樣的程序,有許多就是通過匿名FTP發布的,任何人都可以存取它們。 Internet中的有數目巨大的匿名FTP主機以及更多的文件,那么到底怎樣才能知道某一特定文件位于哪個匿名FTP主機上的那個目錄中呢?這正是Archie服務器所要完成的工作。Archie將自動在FTP主機中進行搜索,構造一個包含全部文件目錄信息的數據庫,使你可以直接找到所需文件的位置信息。 公網、內網是兩種Internet的接入方式。 @符號在英文中曾含有兩種意思,即“在”或“單價”。它的前一種意思是因其發音類
似于英文at,于是常被作為“在”的代名詞來使用。如“明天早晨在學校等”的英文便條就 成了“wait you @ schoolmorning”。除了at外,它又有each的含義,所以“@”也常常用
來表示商品的單價符號。 子域名是個相對的概念,是相對父域名來說的。域名有很多級,中間用點分開。例如:www.loginjoker88.com 便是 onetop.net 的子域,而 onetop.net 是 net 的子域。 “二級域名”目前有很多用戶認為“二級域名”是自己所注冊域名的下一級域名,實際上這里所謂的“二級域名”并非真正的“二級”,而應該稱為“次級”(相對次級) 固定IP地址是長期分配給一臺計算機或網絡設備使用的IP地址。一般來說,采用專線上網的計算機才擁有固定的Internet IP地址。 動態IP地址是通過Modem、ISDN、ADSL、有線寬頻、小區寬頻等方式上網的計算機,每次上網所分配到的IP地址都不相同,這就是動態IP地址。因為IP地址資源很寶貴,大部分用戶都是通過動態IP地址上網的。 地址轉向(也可稱“URL轉發”)即將一個域名指向到另外一個已存在的站點,英文稱為“ URL FORWARDING ”。域名指向可能這個站點原有的域名或網址是比較復雜難記的。 (例如:www.abc.com 可以轉發到http://www.123.com/123/abc/abc.html,也可以轉發到http://www.123.com/ ) 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于字節流的運輸層通信協議,通常由IETF的RFC 793說明。在簡化的計算機網絡OSI模型中,它完成運輸層所指定的功能。 什么是TCP/IP?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即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是一個工業標準的協議集,它是為廣域網(WANs)設計的。它是由ARPANET網的研究機構發展起來的。
IPv4,是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個被廣泛使用,構成現今互聯網技術的基石的協議。1981年Jon Postel 在RFC791中定義了IP。 現行的IPv4自1981年RFC 791標準發布以來并沒有多大的改變。事實證明,IPv4具有相當強盛的生命力,易于實現且互操作性良好,經受住了從早期小規;ヂ摼W絡擴展到如今全球范圍Internet應用的考驗。所有這一切都應歸功于IPv4最初的優良設計。 但是,還是有一些發展是設計之初未曾預料到的: 近年來Internet呈指數級的飛速發展,導致IPv4地址空間幾近耗竭。IP地址變得越來越珍稀,迫使許多企業不得不使用NAT將多個內部地址映射成一個公共IP地址。地址轉換技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共IP地址匱乏的壓力,但它不支持某些網絡層安全協議以及難免在地址映射中出現種種錯誤,這又造成了一些新的問題。而且,靠NAT并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IP地址匱乏問題,隨著連網設備的急劇增加,IPv4公共地址總有一天會完全耗盡。 Internet主干網路由器維護大型路由表能力的增強。目前的IPv4路由基本結構是平面路由機制和層次路由機制的混合,Internet核心主干網路由器可維護85000條以上的路由表項。 地址配置趨向于要求更簡單化。目前絕大多數 IPv4地址配置需要手工操作或使用DHCP(動態宿主機配置協議)地址配置協議完成。隨著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和相關設備使用IP地址,必然要求提高地址配置的自動化程度,使之更簡單化,且其他配置設置能不依賴于DHCP協議的管理。 IP層安全需求的增長。在Internet這樣的公共媒體上進行專用數據通信一般都要求加密服務,以此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會泄露或遭竊取。雖然目前有IPSec協議可以提供對IPv4數據包的安全保護,但由于該協議只是個可選標準,企業使用各自私有安全解決方案的情況還是相當普遍。 更好的實時QoS支持的需求。IPv4的QoS標準,在實時傳輸支持上依賴于IPv4的服務類型字段(TOS)和使用UDP或TCP端口進行身份認證。但IPv4的TOS字段功能有限,而同時可能造成實時傳輸超時的因素又太多。此外,如果IPv4數據包加密的話,就無法使用TCP/UDP端口進行身份認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Internet工程任務組(IETF)開發了IPv6。這一新版本,也曾被稱為下一代IP,綜合了多個對IPv4進行升級的提案。在設計上,IPv6力圖避免增加太多的新特性,從而盡可能地減少對現有的高層和低層協議的沖擊。 什么是IPv6? 現有的互聯網是在IPv4協議的基礎上運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聯網協議,它的提出最初是因為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IPv4定義的有限地址空間將被耗盡,地址空間的不足必將影響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擴大地址空間,擬通過IPv6重新定義地址空間。IPv4采用32位地址長度,只有大約43億個地址,估計在2005~2010年間將被分配完畢,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長度,幾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實際可分配的地址,整個地球每平方米面積上可分配1000多個地址。在IPv6的設計過程中除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地址短缺問題以外,還考慮了在IPv4中解決不好的其它問題。IPv6的主要優勢體現在以下幾方面:擴大地址空間、提高網絡的整體吞吐量、改善服務質量(QoS)、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證、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動性、更好實現多播功能。 顯然,IPv6的優勢能夠對上述挑戰直接或間接地作出貢獻。其中最突出的是IPv6大大地擴大了地址空間,恢復了原來因地址受限而失去的端到端連接功能,為互聯網的普及與深化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當然,IPv6并非十全十美、一勞永逸,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IPv6只能在發展中不斷完善,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過渡需要時間和成本,但從長遠看,IPv6有利于互聯網的持續和長久發展。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是一個簡單的面向數據報的傳輸層(transport layer)協議,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規范。 用戶數據報協議是定義用來在互連網絡環境中提供包交換的計算機通信的協議。此協議默認認為網路協議(IP)是其下層協議。此協議提供了向另一用戶程序發送信息的最簡便的協議機制。此協議是面向操作的,未提供提交和復制保護。如果應用程序要求可靠的數據傳送應該使用傳輸控制協議(TCP)。數據報格式如下: 0 7 8 15 16 23 24 31 用戶數據報格式 用戶數據報頭格式 域 源端口是可選域,當其有意義時,它指的是發送進程的端口,這也就假定了在沒有其它信息的情況下,返回信息應該向什么地方發送。如果不使用它,則在此域中填0。目的端口在有特定的目的網絡地址時有意義。長度指的是此用戶數據報長度的八進制表示。(這表明最小的數據報長度是 8。)校驗碼有16位,是對IP頭,UDP頭和數據中信息包頭的數位取反之和再取反得到的。 包頭從概念上說是在UDP頭信息之前的,它包括有源地址,目的地地址,所使用的協議和UDP長度。這些信息使信息不能被錯誤地接收。這個校驗過程與TCP中使用的過程一致。 0 7 8 15 16 23 24 31 如果計算出的校驗碼為零,它將被全零發送。全零的校驗值意味著發送者未產生校驗碼。 用戶接口用戶接口應該允許創建新的接收端口,在接收端口的接收操作有:應該返回一個八進制數說明源端口和源地址,允許數據報傳送,指定數據, IP層接口 UDP模塊必須能夠決定源和目標的網絡地址,而且必須能夠從包頭中得知所使用的協議。一個可能的接口方式是返回整個數據報,包括接收操作返回的包頭。這樣的接口還應該允許UDP向IP傳送完整的帶包頭的數據報用于傳送。由IP來確定一致性并計算校驗碼。 協議應用 此協議的最主要的用途是網際名稱服務器和小文件傳輸協議(TFTP)。 協議號 在IP中使用它時,它的協議號是17(八進制中是21)。 超文件傳輸協議(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聯網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絡傳輸協議。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須遵守這個標準。設計HTTP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發布和接收HTML頁面的方法。 目前的應用主要除了HTML網頁外還被用來傳輸超文本數據 例如:圖片、音頻文件(MP3等)、視頻文件(rm、avi等)、壓縮包(zip、rar等)……基本上只要是文件數據均可以利用HTTP進行傳輸。 Web的應用層協議HTTP是Web的核心。HTTP在Web的客戶程序和服務器程序中得以實現。運行在不同端系統上的客戶程序和服務器程序通過交換HTTP消息彼此交流。HTTP定義這些消息的結構以及客戶和服務器如何交換這些消息。在詳細解釋HTTP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些web中的術語。 Web頁面(web page,也稱為文檔)由多個對象構成。對象(object)僅僅是可由單個URL尋址的文件,例如HTML文件、JPG圖像、GIF圖像、JAVA小應用程序、語音片段等。大多數Web頁面由單個基本HIML文件和若干個所引用的對象構成。例如,如果一個Web頁面包含HTML文本和5個JPEG圖像,那么它由6個對象構成,即基本H1ML文件加5個圖像;綡TML文件使用相應的URL來引用本頁面的其他對象。每個URL由存放該對象的服務器主機名和該對象的路徑名兩部分構成。
例如:http://www.loginjoker88.com/help/index.htm 就是URL。 Internet 域名是 Internet 網絡上的一個服務器或一個網絡系統的名字,在全世界,沒有重復的域名。域名的形式是以若干個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由“ . ”分隔成幾部分, 如 ibm.com 就是一個域名。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看,域名已成為了 Internet 文化的組成部分。 從商界看,域名已被譽為“企業的網上商標”。沒有一家企業不重視自己產品的標識 -- 商標, 而域名的重要性和其價值,也已經被全世界的企業所認識。 |